2024年4月23日,随着一声汽笛长鸣,满载着空调、服装、日用品等货物的中欧班列(武汉)从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一路向西开往欧洲。十年前的今天,中欧班列(武汉)常态化运营首发活动正是在这里举行,满载电子产品等货物的班列向西驶去,前往目的地欧洲。
回望十年路,武汉到欧洲绵延万里的陆路运输通道上,奏响着铁马奔腾、弛而不息的动人乐章。中欧班列(武汉)已累计开行4253列、计35.83万TEU,货值达965.56亿元,开行量、货运量、重箱率等核心指标位居全国前列。
“大变化”见证“新发展”
2014年中欧班列(武汉)实现常态化发运,当年发运42列;2016年发运234列;2018年发运423列;2021年发运455列;2023年发运1005列。从无到有,从少到多,从单向开行到双向奔赴,这是中欧班列(武汉)飞速发展的生动写照。
“随着物流通道网络从‘连点成线’到‘织线成网’,中欧班列(武汉)实现了向东出海,向西经中亚入欧,向南至东盟,向北至俄罗斯四向齐发的新局面。”湖北港口汉欧国际相关负责人介绍,中欧班列(武汉)开行之初,仅有四条国际物流通道,以满洲里、二连浩特、阿拉山口三个口岸进出境,目前,中欧班列(武汉)已形成经新疆阿拉山口、霍尔果斯,内蒙古二连浩特、满洲里,广西凭祥,云南磨憨,黑龙江绥芬河七个口岸进出境的格局,共拥有53条稳定的跨境运输线路,辐射欧亚大陆40个国家、116个城市。
中欧班列作为“一带一路”的旗舰项目,已成为世界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为外贸企业进一步开拓市场,构建起更加便捷、高效、安全的国际物流大通道。班列开行之初,主要给富士康、东风等大型制造企业提供定制专列发运服务,经过十年的发展,服务产品从单一的定制专列逐步拓展到公共班列、定制专列、拼箱等,服务体系由“站到站”运输向“门到门”转变。
作为直接服务中欧班列的调车司机李志颖来说,深感责任重大。李志颖说,2018年经过层层选拔、考试,他开始驾驶“共青团号”DF7—5254,这是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个被命名的“共青团号”。李志颖介绍,“5254”将货物运至中欧班列(武汉)的始发站——吴家山车站,随后会由其它机车牵引出站,驶向国门。每当机车启动时,他的使命感油然而生。“动车快,客车稳,调车安全是根本,中欧班列(武汉)开行趟数从每周固定开行4列增至5列,编组辆数也从原先41辆发展到现在的55辆,这些变化对我们来说,那就是需要我们的标准要求更加严格,同时也说明中欧经贸往来越来越频繁,欧洲越来越认可中国制造了。”
中欧班列(武汉)在常态化开行的基础上,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开行木材、棉纱、乳制品、服装、茶叶、化妆品、化肥、粮食等特色班列,承运货物品类累计达千余种,商品结构也从电子产品、日用品拓展到新能源汽车、光伏等高新技术产品。未来,更多的货物将通过中欧班列(武汉)运往全世界,让“湖北制造”享誉全球。
“大产业”注入“新动能”
2022年11月25日,一列装载着100台东风岚图新能源汽车的中欧班列从武汉发往欧洲。这是中欧班列(武汉)发出的首趟新能源汽车整车专列,拓宽了国产新能源汽车“走出去”的通道,为湖北本土品牌深耕海外市场提供物流保障。
“通过中欧班列(武汉)平台,风神、岚图等东风自主品牌乘用车能够更便捷、高效地通达欧洲市场,有效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。助力东风品牌布局海外,稳步推进国际化发展进程。”东风进出口公司国际物流服务部部长徐天表示。
近年来,湖北汽车产业不断创新发展,新能源汽车持续增长,成为全国重要的乘用车、商用车、专用车、特种车辆整车和零部件生产基地。“湖北造”汽车产销两旺,“出海”加速,中欧班列(武汉)为湖北车企抢抓国际订单、快速抢占国际市场份额提供了坚实保障,推动湖北整车产业链、供应链深度融合。
2023年10月27日,中欧班列(武汉)杜尔日—武汉化妆品专列开行,于15天抵达武汉后,分别转运至客户上海、台湾、香港的仓库。相较于传统的海运方式节省近三分之二的时间,货物周转运输时间大大缩短,客户表示希望在武汉建立化妆品集散分拨中心,中欧班列(武汉)吸引产业落地,为湖北外向型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。依托武汉独特的区位优势,汉欧国际组织开行具有武汉特色的“日本-武汉-欧洲/蒙古国”“韩国-武汉-欧洲”“欧洲-武汉-韩国”“欧洲-武汉-香港/台湾”6条国际中转运输线路,以及从阳逻港至上海、太仓、烟台、连云港、厦门、广州、大连7条国内铁水联运线路,逐步构成以武汉为中心、辐射境内外的多式联运服务网络,助力武汉加快形成国际物流中转新枢纽。
中欧班列(武汉)发展初期受限于没有物流园的支撑,在省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,汉欧国际物流园项目于2022年8月31日开工,2023年12月28日完工,将于2024年5月初试运营。未来,汉欧国际物流园将以服务中欧班列(武汉)为基础,围绕“一平台+三基地”功能定位,设立大宗商品期货交割库、农产品及资源性产品集散中心、东盟水果交易中心、进口肉类冷链分拨中心等,打造多业态为一体的国际化、智慧化、现代化综合物流园,为湖北产业发展赋能。
“大布局”拓宽“新路径”
之前,湖北地市州进出口企业一般通过公路运输将货物运至武汉阳逻港再“借船出海”,存在运输时间长、不稳定等因素。为更好地助力地市州企业“走出去”,汉欧国际加强全省班列货源需求统筹,2017年11月,首趟“宜汉欧”国际货运班列发出,近年来,陆续引导宜昌、襄阳、十堰、荆门、咸宁、荆州、黄石等地货源在省内集结分拨。2023年12月29日,汉欧国际在地市州设立首个子公司——中欧班列(荆州)国际物流有限公司,充分发挥中欧班列(武汉)区域联动和资源集聚功能,助力省内更多外贸企业“走出去”,进一步提升湖北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。
从横贯亚欧到串联全国,再到布局地市州,中欧班列(武汉)正描绘着一幅高质量推进对内对外开放的“工笔画”。
依托中欧班列(武汉)通道优势,打破传统思维,创新发展模式,汉欧国际成功启动板材、新闻纸、聚乙烯、粮食等大宗商品国际运贸供应链业务,实现采购、运输、仓储、销售的全链条管理。快消品方面,进口白俄罗斯萨吾思晶牛奶,俄罗斯联合食品葵花籽油,波兰奶粉,白俄明斯克第一牛奶厂牛奶,俄罗斯联合食品面条、面粉,越南咖啡,泰国椰子水,土耳其啤酒,韩国洗护用品等,通过线上线下销售,让武汉市民进一步感受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及风味。
“硬联通”激发“心联通”
中欧班列(武汉)不但有力促进区域国际经贸发展,同时促进了湖北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,成为“一带一路”的重要桥梁。
2015年9月11日,杜伊斯堡市政府命名当地一列城际列车为“中国武汉号”(“Wuhan China”)。
2017年6月,中欧班列(武汉)助力湖北编钟响彻G20峰会,拉近了武汉与世界的距离。
2020年11月,汉欧国际承接蒙古国捐赠三万只羊冷链运输任务,是中蒙两国守望相助、共克时艰友好情谊的见证。
2022年3月25日,用于德国郢趣园翻新和修缮的园林古建材料搭乘中欧班列(武汉)用时15天抵达杜伊斯堡。37年前,这座武汉送给友城的楚风园林的主体材料曾乘船漂泊了40多天,中欧班列(武汉)搭起了货物通道,也牵起了两地情谊。
2023年10月27日,中欧班列(武汉)“杜尔日—武汉”化妆品专列首发,这是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生动实践。
2024年3月3日,匈牙利佩斯州州长萨博·伊斯特万一行到访汉欧国际物流园,现场了解中欧班列(武汉)铁路场站、汉欧国际物流园的发展模式及运行情况。
2024年3月13日,德国杜伊斯堡市市长索伦·林克率代表团到访湖北港口集团,与汉欧国际围绕班列优化、贸易促进和仓储服务等深化沟通交流。
2024年3月13日,哈萨克斯坦驻西安总领事克拉巴耶夫·佐齐汗一行到访汉欧国际考察调研。双方就湖北省与哈萨克斯坦各自资源优势、中欧班列(武汉)哈萨克斯坦方向通道建设情况进行交流。
中欧班列(武汉)常态化开行十周年,依托中欧班列(武汉)国际物流通道,汉欧国际与德国、法国、俄罗斯、白俄罗斯、匈牙利、哈萨克斯坦、波兰等多个国家达成了友好交流合作。
站在十周年新的起点上,中欧班列(武汉)再次鸣笛起航,日夜不息,驰骋万里。在省委省政府及湖北港口集团的带领下,中欧班列(武汉)将进一步加强物流通道建设,提升班列运营水平,探索创新发展模式,乘风破浪、砥砺奋进,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贡献力量!